-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目的:探究宫腔镜术+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对我们医院妇科收治的155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实施分层区组随机化分组的处理(2022年1月-2024年2月),参照组给予宫腔镜术治疗,治疗组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对比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两组对比的LH、E2、FSH、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很大的差异(P<0.05)。结论:为了改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预后,应在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地屈孕酮一起治疗,才可以达到更好的止血效果,减轻疾病对于患者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的影响,稳定机体的激素水平,且还能减少手术治疗带给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使得患者术后恢复身体正常机能。
【关键词】宫腔镜术;地屈孕酮;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出血量;治疗有效性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是一种妇科常见病,若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注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容易造成感染,症状有阴道分泌物增加、阴道出血等[1]。在围绝经期,体内的激素水平会下降,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后会出现出血的症状。子宫内膜炎可能是感染引起的,会对局部组织造成刺激,从而引发出血[2]。子宫腺肌病可能是手术刺激、激素分泌异常等因素引起的,症状有痛经、月经异常等,也容易造成阴道出血。宫颈息肉可能是炎症刺激、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引起的,容易造成局部出血。患者的症状集中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延长或没有规律、绝经一段时间后再次出血、贫血、下腹坠胀感不适、尿频尿急等,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3]。对于患者来说第一时间的治疗干预是十分重要的,以往单纯手术治疗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手术以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较多,也可能出现一定的出血症状,影响患者预后[4]。因此,在宫腔镜术治疗的基础上提倡联合药物进行干预,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治愈目的。这一次的观察对于收集的155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展开了2种治疗方案的对比分析,旨在探究地屈孕酮+宫腔镜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使用分层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对我们医院妇科155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分组,77例参照组的年龄45-57岁,均值(51.21±2.13)岁,病程1-5个月,平均(2.23±0.56)个月;治疗组78例的病程1-4个月,均值(2.21±0.50)个月,年龄45-56岁,平均(51.20±2.11)岁。统计学处理两组的资料(P>0.05)。
纳入标准:①经诊断均确诊为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5];②符合宫腔镜术治疗指征;③无其他生殖器病变;④资料完整且无手术禁忌症;⑤术后配合治疗和随访。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②严重过敏史;③免疫疾病或内分泌障碍;④血液传染性疾病或凝血障碍;⑤拒绝手术治疗。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宫腔镜术治疗,手术前常规检查和内膜评估,月经干净后3~7天手术最佳,若出血不止可在止血后进行;术前6~8小时禁食禁水,复杂手术需术前1天流质饮食+灌肠;
术前12~24小时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根据手术范围选择,可采用静脉全麻、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铺无菌巾,暴露宫颈;探查盆腔情况,使用窥阴器暴露宫颈,再次消毒宫颈及阴道穹隆。用宫颈扩张棒逐号扩张宫颈;经宫颈插入宫腔镜鞘管,连接膨宫液,维持宫腔压力80~100mmHg,缓慢推入宫腔镜,顺序观察宫颈管、宫腔全貌,重点查看内膜;使用环形电极从宫底至宫颈内口,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逐片电切内膜,深度达功能层及部分基底层;遇到活动性出血点,用滚球电极电凝止血;切除的内膜组织通过吸引器或卵圆钳取出,送病理检查。
治疗组联合地屈孕酮治疗,给予患者10.00mg地屈孕酮口服治疗,一天两次,连续治疗3个月时间。两组手术以后要尤其注意:做完手术后需要注意饮食,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术后会有少量阴道出血,这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出血量多于月经量,或出血时间过长,超过一周,需立即就医。术后要严格的叮嘱患者,手术以后的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盆浴,防止细菌进入引发感染。建议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手术后患者要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剧烈运动,同时还要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患者做完手术后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可以每天使用温水清洗外阴,穿宽松纯棉的内裤,避免性生活。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激素指标、血红蛋白、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x2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率
和参照组对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1:
表1:两组对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 食欲不振(n) | 乳房胀痛 (n) | 恶心呕吐(n) | 不良反应发生率 |
参照组(77) | 3(3.90) | 3(3.90) | 2(2.60) | 8(10.39) |
治疗组(78) | 1(1.12) | 0(0.00) | 1(1.12) | 2(2.56) |
X2值 | - | - | - | 3.932 |
P值 | - | - | - | 0.047 |
2.2 激素指标
两组治疗前的激素指标没有太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LH、FSH、E2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组别 | LH(U/L) | E2(pmol/L) | FSH(U/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参照组(77) | 8.65±1.65 | 7.15±1.45 | 285.55±35.26 | 238.26±25.11 | 11.25±3.26 | 7.11±2.05 |
治疗组(78) | 8.66±1.67 | 6.05±1.38 | 286.32±35.22 | 172.25±22.32 | 11.26±3.30 | 5.69±1.78 |
t值 | 0.256 | 4.152 | 0.001 | 3.698 | 0.000 | 4.525 |
P值 | 0.596 | 0.003 | 0.999 | 0.005 | 1.000 | 0.001 |
表2:两组的FSH、LH、E2
2.3 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较参照组更少(P<0.05),而血红蛋白更高(P<0.05);见表3:
表3:两组的月经量、血红蛋白、子宫内膜厚度
组别 | 血红蛋白(g/L) | 子宫内膜厚度(mm) | 月经量(m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参照组(77) | 86.69±9.79 | 95.23±10.17 | 13.96±3.46 | 7.52±1.10 | 132.52±15.45 | 55.46±6.26 |
治疗组(78) | 86.70±9.82 | 115.25±12.12 | 14.00±3.42 | 6.22±1.05 | 132.50±15.50 | 32.12±4.15 |
t值 | 0.898 | 4.171 | 0.512 | 6.362 | 1.120 | 3.999 |
P值 | 0.636 | 0.012 | 0.124 | 0.000 | 0.896 | 0.007 |
3讨论
有研究指出,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病率目前正呈现越来越高的发生趋势,对于患者来说身体层面和生活层面的影响是很大的。异常子宫出血可能导致女性失血过多,从而引起贫血。长期贫血会影响身体的各个器官功能,导致疲劳、乏力、气短、心悸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影响心脏功能[6]。异常子宫出血会使子宫内环境变得有利于细菌生长,增加感染的风险。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甚至导致输卵管堵塞、不孕等后果。异常子宫出血还可能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长期不规律的出血可能导致排卵异常,使受孕难度增加。此外,一些病因,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也可能影响受孕和胚胎发育。异常子宫出血可能给女性带来心理压力和困扰,如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问题[7]。这些心理问题可能进一步加重身体的不适,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患有这一疾病的患者来说,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很重要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需遵循排除恶性病变、调整月经周期、控制急性出血、预防复发及长期管理的原则。具体方案需结合患者年龄、出血模式、生育需求及全身状况进行个体化选择,优先药物干预,在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或符合手术执政的患者来说必要时应考虑给予手术的操作。在妇科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时候一般选择微创、安全、痛苦小、恢复快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镜术的操作过程中可直接进入宫腔,医生能清晰直观地观察宫腔内的形态、结构,精准定位病变位置,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依据[8]。对于不明原因的异常子宫出血、宫腔粘连等多种宫腔疾病,宫腔镜检查不仅能看到表面情况,还能对可疑部位取组织做病理检查,明确病因。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宫腔镜检查通过自然腔道进行操作,无需做大切口,对身体的损伤明显减小,术后疼痛较轻。在检查的同时,若发现如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等病变,可直接通过宫腔镜进行手术切除,避免二次手术。由于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身体恢复相对迅速,住院时间短,能更快回归正常生活、工作,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但在手术治疗以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术后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现象,对手术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出血的控制。因此,在宫腔镜术治疗的基础上应配合相应的药物干预,在药物选择的时候通常以地屈孕酮较为多用,地屈孕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孕激素类药物,通过口服补充体内的孕激素,调节身体内激素水平的平衡[9]。用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治疗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控制出血的目的,部分女性在围绝经期时由于体内激素分泌紊乱,内分泌失调,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出现更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这种情况出现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屈孕酮片治疗。地屈孕酮片里面含有的孕激素成分比较多,一般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大概在服用地屈孕酮片之后24~48小时左右出血量会逐渐减少。在宫腔镜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地屈孕酮的治疗能很好的调节子宫的收缩功能,使得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速度不断的加快,加速血液循环,使得局部生长因子分泌得到一定的抑制,达到预期的止血效果,使得患者手术以后的出血达到最大程度上的控制和减少[10]。
由此,宫腔镜术+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可以起到十分明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胡利红,郑艳华.炔雌醇环丙孕酮片配合宫腔镜术用于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24,22(01):121-124.
[2]郭君仙,王美兰.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J].中国性科学,2020,29(05):92-96.
[3]谢珍,赖剑美,陈淑梅.云南红药胶囊联合地屈孕酮片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医外治杂志,2025,34(01):15-18.
[4]贾秋成,汤慧敏,陈继明,等.烯丙雌醇治疗围绝经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5,41(01):115-118.
[5]罗丽.固崩止漏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4,5(24):42-45.
[6]叶姝香,刘英,方莉萍.米非司酮与地屈孕酮联合用药对围绝经期排卵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4,39(23):4757-4761.
[7]李梦云.去氧孕烯炔雌醇联合地屈孕酮片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4,39(23):4766-4770.
[8]沈育红,刘延,龙雯晴.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02):197-200.
[9]袁欢,徐振花,蒋小梅,等.地屈孕酮片联合曼月乐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刮诊后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4,35(15):2264-2266.
[10]张杰,贺武.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24,22(04):122-126.
项目来源:邢台市重点研发计划自筹项目(2024ZC318)
相关文献推荐
- 节点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
- 批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