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中林草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策略研究

李丰红

民乐县开发区林业工作站

摘要: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园林设计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这一过程中,林草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直接关系到整个园林设计的效果和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城市的发展水平。因此,实际在开展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和配置林草植物,将园林的社会价值和美观程度...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园林设计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这一过程中,林草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直接关系到整个园林设计的效果和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城市的发展水平。因此,实际在开展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和配置林草植物,将园林的社会价值和美观程度充分发挥出来。本文以民乐县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县在开展园林设计中林草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深入进行了挖掘,以此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尽可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氛围,改善当地的生态结构和生态环境。

【关键词】林草植物;园林设计;选择与配置

习近平总书记近些年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在开展城市绿化的过程中,园林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际在开展该项工作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域特征、风土人情等,贯彻落实“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园林设计中,对于林草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综合信息,切实发挥出园林绿化的真正功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一、园林设计概述

(一)目的与意义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建立稳定的园林生态体系是当前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的问题,这对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丰富城镇景观意义重大。但受到自然条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民乐县在开展园林设计林草植物搭配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园林效果差、配置不合理、层次单调、树种单一等诸多问题。园林设计对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类生活环境意义重大,不单单是一门艺术,更关系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改造。通过对林草植物的精心挑选和配置,能够为人们提供审美、教育、休闲的空间,营造更加和谐的自然环境。并对改善周边的空气质量,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意义重大。

(二)基本原则

作为指导园林创作的理论基础,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包含了对自然美的追求,也将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反映了出来。作为园林设计原则的关键和基础,植物的选择及配置至关重要,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设计人员对于尽量选择本地植物,满足当地土壤条件和气候要求,可林草植物可以快速与本地生态系统进行融合。除此之外,园林设计工作需要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则,将植物的自然美充分凸显出来,通过简约的设计手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林草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一)对环境的影响

林草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直接关系到周边的环境。因为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对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显著。有相关调查显示,每年城市绿地可以吸收1.4吨/公顷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1吨/公顷的氧气。除此之外,合理搭配的林草植物根系,有助于减少水土流失、土壤固结,再联合合理的灌木、草本植物,可以降低雨水冲刷对土壤的侵蚀。

(二)视觉效果的贡献

林草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可以为园林空间提供更丰富的质感、形态和色彩,在引导视线以及创造空间感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园林设计中种植高大的乔木为视觉焦点,可以为园林提供深度感和垂直线条;种植草本植物和灌木,可以创造多层次的景观。在色彩理论指导下,不同颜色的植物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知和情绪,比如,紫色、蓝色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黄色和红色给人带来一种温暖和活力。因此,实际在开展园林设计中,设计师会通过色彩搭配营造特定的氛围。我们在公园中常见的银杏和枫树,就是通过秋季变色的树种营造季节性的色彩变化,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还有通过林草植物的纹理和形态,如:宽叶的芭蕉、细长的竹子等,都可以带来视觉上的冲击。

三、民乐县绿化景观和生态治理概况

近些年民乐县大力推进绿化工程建设,通过对各种树木花草的种植,在美化城市景观 的同时,也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其中,民乐县开展了高铁大道绿化、西区滨河景观带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等众多项目,现阶段已建成文化广场、小游园、“五大公园”等10余处公共绿地,栽植各类苗木5 700株、花卉10万多株。截至2023年,民乐县已建成区的绿地总面积达到389.97 hm2,绿化覆盖率达到42.54%,绿地率在41.48%以上。除此之外,民乐县在生态治理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力度,通过对湿地、湖泊、河流的治理,对当地水资源给予了最大的保护。并进一步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法规,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进行了有效抑制。

四、园林植物选择标准

园林植物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整个园林的呈现效果,实际在选择园林植物时,需要遵循相应原则,如自然环境条件、园林功能和用途等等。

(一)自然环境条件

在选择园林林草植物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土壤、气候等综合因素。对于民乐县来说,应当选择耐旱、耐寒的植物,如侧柏、百杉、樟子松等。尤其是要考虑到水资源,民乐县属于自愿性缺水农业县,农业水权导致生态用水指标不足,为了做好园林设计建造工作,需要针对园林林草植物的高效节水灌溉积极推广,打造适合民乐县的绿化和景观生态。

(二)用途和功能

实际在开展林草植物选择的过程中,要结合要求的景观效果和绿化需求,如:居民区、工厂、街道、公园等,结合实际选择最为合适的林草植物。除此之外,需要对园林的功能和用途充分考虑,如:广场和街道需要选择观赏性较强的植物;公园应当选择观赏性较强的植物。

(三)色彩搭配和季相变化

通过对植物合理的配置,可以在不同季节展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例如,在秋季选择变色叶植物五角枫、银杏;春季可以选择开花较早的植物,如:山桃、榆叶梅等。给游客带来一种层次感、丰富感。

五、园林设计中林草植物的配置要求

对于园林林草植物的配置,需要对各类植物之间的层次感、空间感、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综合考虑,尽可能打造健康、舒适、优美的园林环境。

(一)不同种类的搭配

对于植物的搭配,需要结合当地的生态、气候等综合信息。对于民乐县来说,因为地处高寒,实际可使用的绿化树种较少,特别是欠缺阔叶乔木树种。民乐县在开展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林草植物的搭配,应当选择乡村树种的同时,搭配一些外来植物,如:碧桃、月季等,让林草植物的观赏性和多样性得到提升。

(二)空间感和层次感

在开展林草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对经常出现的雷同、单调等问题尽量杜绝,让视觉效果更加具有冲击性。可以通过合理搭配形态、色彩、高低等形式,将不同层次的植物合理配置,如:花卉、灌木、乔木的组合,打造了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

(三)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对于林草植物的配置,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比如民乐县地处高寒,可以引进常夏石竹、榆叶梅、郁金香、海棠、红豆杉等。对于民乐县来说,应当选择耐盐碱、抗风沙、耐寒、抗旱等适应本地的土种树种,如:樟子松、祁连圆柏、柳树、青海云杉、毛白杨;还可以少量种植小叶海棠、紫叶矮樱等。在乡土树种中,如果在民乐县北部荒漠区进行林草植物的种植,可以选择芨芨草、梭梭、华棒、红柳等,这些植物不但对水的需求量小,而且有较强的防风固沙的效果。

六、园林设计中林草植物选择与配置

(一)林草植物的科学组合搭配

对于植物树种的选择,需要结合园林的声抬起后特征,确保植株的景观配置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民乐县在选择林草植物进行种植的过程中,青杨。白杨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需水量少,对防风林带的建设最为合适。在行道树的选择中,可以选择柳树、大叶榆、长枝榆等,这些植物生长茂盛、耐干旱。还有对于草种的选择,要结合民乐县的地形,该境内分布有戈壁、草地、丘陵、高山等,地形起伏变化较大。而且有海拔4200m以上的地区,而且县境内大部分植被稀疏,风蚀比较严重,亟待进行生态修复。因此民乐县在开展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应当选择耐盐碱、抗风沙、耐寒的黑麦草、高羊茅等植物。

民乐县的园林设计工作的开展,需要以本地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结合民乐县的气候环境、土壤条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确保民乐县园林设计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保障,使园林景观的层次性得到凸显的同时,也兼顾了观赏性和功能性。民乐县的园林设计中对于林草植物的科学选择和配置,应当凸显出适应性强的特点,如:灌木、乔木等落叶藤本树种,再搭配其他的绿化树种进行补充。在园林绿化中,乔木树种具有良好的稳定生态系统功能,尤其是对于人工景观的设计,可以通过乔木凸显出园林的整体轮廓线。

园林设计中林草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策略研究(图1) 

图1  乔木种植

除此之外,民乐县对于灌木树种的种植,使用数量较大,它有较强的地下部分生存能力,在民乐县的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体系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灌木树种质量高、品种多,可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性,使园林的整体功能得以提升。对于民乐县气候条件较差的地区,需要结合地理位置的实际情况开展园林造型,让景观的层次性得以增加,也让园林的整体功能得到强化。其中,民乐县滨河景观带,就是从一个垃圾遍地、荒草连片的地方变成了漫山遍野层林尽染、色彩斑斓的“生态园”。

园林设计中林草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策略研究(图2) 

来源:王晓泾 摄

图2  民乐县滨河景观带

(二)丰富林草植物的应用配置

为了将园林景观设计的传统思想理念和工作方式进行转变,民乐县相关人员需要积极创新设计方案,详细调查林草植物的习性、颜色等,结合园林的特点,对林草植物的应用配置模式进行丰富。

首先,注意植物层次配置。由于民乐县气温变化大,降水少,蒸发强,气候干旱,多风沙,在选择林草植物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凸显出植物空间分布的多样性,提高空间效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植物层次的配置加强重视,对灌木、乔木、草坪合理配置,通过多层景观的设置,让园林景观在不同季节体现出不同的美观。

其次,体现出物种多样性。现阶段对于节约型生态园林的设计建造越发重视,需要通过选择不同的物种让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得到加强,将园林的层次和结构凸显出来。这就需要民乐县在开展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开展多物种的设计,让节约型生态园林的实用性得以增强。并在这一过程中融入当地的文化特点,将当地植物文化凸显出来,加强视觉效果的同时,也为当地文化、生态的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持。如图3建设的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位于民乐县东南部,是融历史文化、自然风光、避暑休闲、户外运动为一体的高原生态旅游区。

园林设计中林草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策略研究(图3) 

图3  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

(三)树种的规划配置

首先,本地和外来林草植物的选择。对于林草植物树种选择好后,就需要进行树种的规划编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详细调查本土物种和外来物种,并对所有林草植物的抗污染性、适应性、生态习性有充分的了解。尤其是对本地区外的树种,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详细调查,对外来树种的种植可行性制作调查报告。对于骨干树种的选择,需要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日照、环境条件等综合信息,还需要考虑到空气污染、机械损伤等影响因素。对于行道树的选择,民乐县主要采用的是灌木、阔叶乔木、针叶乔木等,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和适应性。另外,树种比例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苗木生产的计划性,确保各类型绿地生产与种植的林草植物数量、种类相符。通常情况下,民乐县种植的乔木比例达到了70%以上,以本土树种为基础,对外来树种的选择给予充分考量,对慢性树种、速生树种合理配置,实现花树、灌木、乔木的合理配置,进一步提升园林林草植物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其次,观赏草坪的配置。民乐县近些年对于园林设计的投入力度逐渐加大,并开始倡导在城市内部积极建设草坪。该项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到的内容较多,尤其是后期的养护工作直接关系。对于草坪的养护,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这一背景下,需要结合民乐县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对于草坪方案的制定要以节约用水为基础,合理种植园林植物量。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采取再生水处理方式,节约水资源,充分发挥出水资源的利用率,如图4所示。

园林设计中林草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策略研究(图4)

图4  再生水处理流程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对于园林设计工作的开展,逐渐向着宜居性、综合性和多样性的方向发展,构建更加节约、生态、绿色的园林景观。在这一背景下,民乐县立足打造节约型社会园林,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环保理念,对林草植物的选择及配置加强重视,满足人们的实际审美需求,打造美丽的生态群落,也为打造生态型县城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星.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J].房地产世界,2022,(03):33-35.

[2]黄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方式探析[J].河北农业,2022,(03):56-57.

[3]吴炳华.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方式分析[J].园艺与种苗,2022,42(11):67-68.

[4]谢爱明.生态型园林设计中植物种类的选择及配置[J].现代园艺,2015,(13):92-94.

[5]张琛,潘加,苏玉石.解析生态型园林设计中植物种类的选择及配置[J].现代园艺,2017,(16):110-111.

[6]宋丹.传统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与思考[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4,(10):83-85.

[7]黄志宇.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9):217-219.

[8]严彬.园林设计管理中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种子科技,2024,42(16):71-73.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