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数码设计化情境教学实践

杨丽文

江西省丰城市剑声中学 邮编 331100

摘要: 摘要:本文基于新课标要求,针对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探讨数码设计化情境教学实践。通过分析当前教学问题,提出运用数字化工具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多元任务等策略,结合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单元案例,阐述具体实施过程,为英语教学创新提供参考。关键词:初中英语;数码设...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本文基于新课标要求,针对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探讨数码设计化情境教学实践。通过分析当前教学问题,提出运用数字化工具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多元任务等策略,结合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单元案例,阐述具体实施过程,为英语教学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数码设计化;情境教学

一、引言

新课标明确将核心素养培育置于英语教学的核心地位,要求教师通过创设真实且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实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协同发展。数码设计化情境教学正是顺应这一趋势,依托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智能交互软件等前沿数字化技术,结合动态影像、三维建模、智能对话等工具,构建出高度还原生活场景的沉浸式英语学习环境。例如,通过 VR 技术模拟国际航班登机场景,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完成购票咨询、行李托运、海关申报等全流程英语沟通;借助 AR 技术,课本中的静态图片能转化为可互动的对话场景,使单词与语法知识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教育信息化 2.0 时代背景下,这种融合技术创新与语言教学规律的实践探索,不仅能有效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突破传统课堂时空限制,为培养适应全球化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推动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跨越式提升提供新路径。

二、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部分课堂仍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缺乏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真正参与到语言实践中,导致语言运用能力薄弱。同时,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数字化资源利用不充分,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难以满足新课标对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

三、实施策略

在新课标引领下,初中英语数码设计化情境教学可通过以下系统化策略落地,充分发挥数字化工具优势,提升教学实效。

(一)搭建多元数字场景,激活学习兴趣

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围绕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Unit 2 We're Family! 搭建虚拟家庭场景。课前,教师利用专业的 VR 建模软件,根据教材中家庭相关的词汇和句型,构建出包含客厅、厨房、卧室等不同房间的虚拟家庭环境,添加虚拟家庭成员角色,设计丰富的日常活动情节。

课堂上,学生佩戴 VR 设备进入 “虚拟家庭”,犹如身临其境。学生可以自由在各个房间移动,与虚拟家庭成员进行日常对话,如使用 “This is my father. He is a doctor.”“My sister likes reading in her bedroom.” 等句型介绍家庭成员、描述家庭活动。借助 AR 技术,教师提前将课本上的家庭照片进行处理,学生使用手机或平板扫描照片时,即可弹出相关英语对话的音频和词汇讲解的动画,还能触发虚拟人物在照片场景中互动。通过这种多元数字场景的搭建,将抽象的英语知识转化为直观、生动的画面,有效激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自然习得语言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设计阶梯式数字任务,引导深度参与

结合七年级上册 Unit 3 My School,设计阶梯式数字任务。首先,教师为学生提供简单易用的 3D 建模软件,如 Tinkercad,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喜好,创建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在建模过程中,要求学生用英语记录下学校的布局、设施等信息,如 “The library is next to the teaching building. There are many books in it.”

接着,在虚拟校园平台上,教师设定不同难度层次的任务关卡。初级任务如帮助虚拟人物找到图书馆,学生需要运用英语指路,使用 “Go straight and turn left at the first crossing. The library is on your right.” 等句型。中级任务是介绍实验室位置,并说明实验室的功能和使用规则。当学生完成初级和中级任务后,解锁更具挑战性的高级任务,如组织一场虚拟校园开放日活动,学生要提前准备宣传资料,用英语向 “参观者” 详细介绍学校特色,包括课程设置、社团活动等内容。通过逐步升级的数字任务,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英语表达和运用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构建互动数字平台,促进合作学习

基于七年级上册 Unit 4 My Favourite Subject,构建线上互动数字平台。教师可选用钉钉、腾讯会议等具有强大协作功能的软件,并利用其中的在线文档、投票、讨论区等工具,创建专属的学习平台。在平台上发布主题,如 “最受欢迎的学科评选”,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小组成员通过视频会议软件定期进行交流,分享各自喜欢的学科及原因,使用英语表达观点,如 “I like math best because it is interesting and can improve my thinking ability.” 交流过程中,利用在线文档共同撰写调查报告,实时协作编辑,互相修改和补充内容。在平台上设置投票环节,各小组上传制作好的报告展示视频,其他小组观看后进行投票和评价。展示结束后,各小组还需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和建议,用英语进行答辩。这种互动数字平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同时在交流、撰写、答辩等过程中,全面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融入动态数字资源,强化语言感知

借助七年级下册 Unit 1 Animal Friends,融入丰富的动态数字资源。教师从 BBC Earth、国家地理等专业平台收集动物相关的高清视频、动画短片、电子绘本等资源,并进行筛选和整理。在课堂上,先播放一段关于熊猫生活习性的高清视频,让学生认真观看后,用英语描述熊猫的外貌、食物、生活环境等内容,如 “Pandas are black and white. They like eating bamboo. They live in the mountains.”

利用动画短片设置配音任务,教师提前准备好无声音频的动画短片,学生根据画面内容,用英语为动画角色配音,模仿语音语调,感受不同情境下的语言表达。通过电子绘本进行阅读训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点击绘本中的单词即可弹出发音和解释,还能进行跟读练习。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的动物叫声识别小程序,让学生听动物叫声后,用英语说出动物名称并描述其特征。动态数字资源的融入,让学生多维度、更直观地感知语言,加深对词汇和句型的理解与记忆,提高语言感知能力和英语学习效果。

(五)创设跨学科数字情境,拓展学习维度

结合七年级下册 Unit 6 Rain or Shine,创设跨学科数字情境。教师利用数字地图软件,如 Google Earth,展示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引导学生观察并对比各地气候特点,用英语进行描述,如 “It is hot and rainy in the south, while it is dry and cold in the north.”

通过模拟天气变化的科学实验视频,如模拟降雨形成的实验,引导学生用英语解释天气形成的原理,如 “Water vapor rises into the sky and cools down to form clouds. When the clouds are heavy enough, it rains.” 此外,开展 “天气播报员” 活动,学生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如剪映,制作多媒体天气播报视频,在视频中不仅要介绍天气情况,还要结合地理知识给出出行建议,如 “If you are going to the seaside, it will be sunny but windy. Remember to wear sunglasses and a hat.” 跨学科数字情境的创设,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维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结语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数码设计化情境教学,以数字化技术为支撑,有效改善传统教学弊端。通过多元实践策略,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英语,提升综合语言能力。未来,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深化数码设计化情境教学应用,推动初中英语教学向更高质量发展,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五、参考文献

[1] 李明轩。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现代教育技术,2023 (5):45 - 50.

[2] 王丽娟。情境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实践探索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 (3):60 - 66.

[3] 陈泽宇。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J]. 基础教育研究,2024 (2):32 - 37.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