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是一种重要的施工方法,在地基处理、地基加固、结构加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将灌注桩与灌浆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地基稳定性,保证结构安全。基于此,本文对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进行概述,然后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进行优势分析,最后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进行要点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建筑工程施工
前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较为重要,,对其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能够改善建筑施工质量。在已灌注桩体内注入灌浆材料,可改变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提高其承载力与稳定性,保证结构安全。
1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概述
1.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内涵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是在灌注桩施工结束后,用注浆加固桩的一种施工工艺。根据工程需要及桩基础条件,选用适宜的灌浆材料。常用的灌浆材料有水泥浆、膨胀土等,也可根据要求选用单组份和复组份。准备好灌浆设备,如搅拌机,输送泵,灌浆管等。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并根据相关规定做好安装调试工作。根据设计要求,结合工程实际,对灌浆压力、灌浆速率、注浆量等关键参数进行控制。对这些参数进行合理地控制,既能保证注浆效果,又能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在注浆施工过程中,对灌注桩的受力情况进行了监测,包括灌浆压力的变化情况,确定灌浆部位。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在灌浆过程中,应加强灌浆材料的检测、灌浆设备的维护。为保证灌浆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采取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是一项关键技术,通过对注浆材料的选择,设备的准备,施工参数的控制,以及施工质量的监控,保证钻孔灌注桩的稳定与承载能力,提高工程的安全稳定。
1.2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分类
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可分为不同类别。按注浆方式可分为压力灌浆与重力灌浆两大类。压力注浆是利用注浆设备向桩体内注入注浆物质;重力注浆法是指在注浆孔上方设置一定高度的注浆池,使注浆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流入桩体。
根据灌浆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水泥注浆法、膨胀土注浆法和聚合物注浆法。不同的灌浆材料有各自的特点,适用范围也不同,应根据工程要求选用适当的灌浆材料。
按注浆目的不同,可将灌注桩后灌浆工艺分为两类,即加固型和封闭型。注浆加固是指以提高桩的承载力与稳定性为目的,广泛应用于地基处理及土建施工中。密封防水类注浆主要应用于钻孔灌注桩的防渗及渗漏修补,在水利、地下工程中较为常见。
根据注浆的具体工艺方法,可分为单孔灌浆、多孔灌浆和整体灌浆等。单孔灌浆是指在每个灌浆孔内只完成一次灌浆;多孔灌浆是指在同一孔内设置多个注浆点,对桩体进行多次注浆加固;全围式注浆法就是围绕桩体整体施注,形成连续注浆层。
2 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优势分析
2.1有利于增强桩基阻力
采用灌浆工艺,将灌浆材料灌注于桩身孔洞内,对桩体内部进行充填、加固。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桩的整体强度、刚度及承载力。灌浆工艺能改善桩周土体的物理特性,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内聚力,降低土体孔隙率。某些灌浆材料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有效地防止水的渗入。这对需要防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建筑物,例如隧道,地下室等,尤为重要。
2.2有利于避免工程沉降
注浆施工工艺是将灌浆材料注入土体的孔隙中,从而达到填土加固的目的。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强度,减小土体的沉降变形,从而有效地防止工程沉降。注浆材料可增强桩-土间的粘结力、内聚力、侧阻、端阻等。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桩基础承载力。注浆施工工艺是在桩体周围土层中灌注灌浆材料,形成致密的护壁。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将地下水与工程结构物的接触区隔离开来,减小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从而减小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工程沉降。注浆施工技术能改善土体的物理特性,提高土体的稳定性与强度。通过填充孔隙,提高土体的密实度及内聚力,可减小土体的松弛变形,降低工程沉降风险。
2.3有利于提升桩端阻力
注浆法是一种能填满桩体周围空隙、孔隙、灌浆材料与周围土体形成整体的技术。这样可增加桩与土的摩擦系数,提高侧阻力的传递效果。注浆施工工艺是将注浆材料注入桩体后,在桩体端部形成一层固化的注浆体。该层注浆浆液具有较高的内聚力,能有效地与周围土体结合,提高桩端粘合力。灌浆材料的充填可以填满桩-土间的空隙,增加桩与土的接触面。这种方法可提高桩-土的互锁性能,使桩与土之间互相牵引,提高桩的整体承载力及桩端阻力。注浆施工工艺是将灌浆材料固化后,形成一个刚性的注浆体,使桩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从而提高了桩的整体刚度和抗沉降能力,提高了桩端承载力。
3 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3.1注浆管道的布设
注浆管的布置是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灌浆管路的布置应按照施工方案及设计要求进行合理布置。为保证注浆材料均匀灌注于桩体内部,一般将注浆管线布置在桩体两侧或上部,以达到预期加固效果。在灌浆管路布置中,要特别注意接头的质量及密封性。注浆管线施工期间应保持干净,定期检查、维修。尤其是在长期施工或复杂环境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对灌浆管线的防护与维护尤为重要。
桩后注浆施工工艺中,合理布置注浆管线,可保证注浆材料充分渗入桩体内部,达到预期加固效果。因此,在设计与施工时,必须对灌浆管的位置、布置、管径、材质等进行认真地考虑,同时还要对其进行防护与维修,以保证桩基础的稳定。
3.2注浆管道的制作
施工过程中,灌浆管的制作是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灌浆管的材质有不锈钢,塑料,橡胶等。灌浆材料的选用应根据灌浆材料的特点、施工环境及工程需要而定。确保所选择的材料具有适当的抗腐蚀性,抗压力和密封性是很重要的。灌浆管直径应根据灌浆料的流动性及施工压力进行设计。管径越大,注浆介质流量越大,施工效率越高。同时,为保证注浆材料能充分渗入桩体内部,还应考虑管径的匹配关系。灌浆管可采用焊接法、接头法和套管法。焊接是一种常用的制造方法,应保证焊缝牢固可靠,无裂纹,无渗漏。连接方式可采用螺接或快接式,但应注意接头的紧密性及密封性。套管法可采用橡胶套管或塑料套管将灌浆管与注浆孔密封连接起来。灌浆管路长度根据具体工程要求确定。一般来说,灌浆管的长度应该足以覆盖整个灌浆孔和桩顶。为了保证浆液在桩体内均匀地流动,应保证导管沿桩体的侧面或顶端均匀分布。在灌浆管生产中,必须对灌浆管的质量进行检查。这包括材料质量的检验,焊接接头的质量评价,管道的尺寸测量与检查等等。灌浆管线的质量控制与检查,是保证灌浆管线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
总之,灌浆管的制作是桩后灌浆技术应用的关键。管道材料的选择、管径的选择、施工工艺的选择、管线的合理布置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查,是保证灌浆管施工质量的关键。
3.3压水试验
压水试验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压水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价灌注桩的密封性及抗渗性能。通过施加一定压力,观察注浆灌注桩有无渗漏,评价其与周围土体的密封作用。水压测试一般是用一种特殊的测试设备来完成的,包括水源,压力表,控制阀,压力传感器。该装置可以用来提供测试用水,测量压力变化,在测试时对水的压力进行调节和控制。水压测试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压测试就是在一定时间内施加稳定的压力,观察有无泄漏。动态实验是通过施加周期脉动压力来模拟实际工程中压力的变化。压水试验前,注浆桩的灌浆孔需封闭,以保证灌浆料与水无混溶。然后,用试验装置对灌注桩施以一定的水压,观察有无渗漏现象。在试验过程中,需对桩体内的水压变化、渗漏量及桩身土反应进行监测。通过压水试验可评价注浆桩的密封性及抗渗性能。若注浆桩在水压试验中无明显漏失,则证明注浆技术是有效的。如有渗漏,则需进一步处理,或对施工计划进行调整。
总之,压水试验是一项很有必要的工作。采用适当的试验设备与方法,开展压水试验,以评价灌注桩的密封性及抗渗性能,对保证施工质量及结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4正式注浆
正式灌浆需选用适当的灌浆材料,一般采用水泥浆、聚合物浆液或其他特殊材料。为保证注浆效果,保证施工安全,应根据设计要求、土层条件及施工环境确定灌浆材料。灌浆前要做好灌浆准备工作。主要内容是对灌浆孔内的杂质及土壤进行清理,保证灌浆孔表面平整,以增强灌浆材料的渗透性能。在正式灌浆时,必须对灌浆压力、灌浆流量进行控制。为保证灌浆材料能充分渗入桩体内部,填满空隙,应根据设计要求及土层情况确定灌浆压力。为保证注浆均匀、效果好,还应根据灌浆孔尺寸及桩体实际情况进行控制。注浆施工时,需对灌浆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与记录。主要包括对灌浆压力、灌浆流量、灌浆材料消耗量等进行监测,及时调整灌浆参数,保证灌浆质量。灌浆结束后,需将灌浆孔填塞,防止灌浆料漏出或溢出。一般可采用水泥灰浆或其他合适的密封材料封堵,并保证封堵材料与灌注桩牢固。
总之,在建筑工程中,正式灌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正式注浆时,应选用适当的注浆材料,并对注浆压力、注浆流量进行控制。在灌浆过程中,应加强对灌浆孔的实时监测与记录,及时封堵灌浆孔。正规注浆施工是保证注浆质量、注浆效果、承载力及稳定性的重要保证。
4 结论
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具体工程条件选择合适的灌浆材料,合理地确定注浆参数,如注浆压力和流量等。本项目拟采用实验测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验证与优化。在注浆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土体的充填和固结、灌浆材料的渗透和充填。同时,通过压水试验评价注浆桩的密封性及抗渗性能,保证注浆桩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总之,后注浆施工工艺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可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为建设工程的稳定与可靠提供有力的保证。后续研究可继续关注注浆材料性能的优化、施工工艺的优化及其与其他地基处理工艺的协同应用,促进注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乐园, 2022(008):000.
[2] 窦晓东,郭法涌.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2(10):3.
[3] 赵翔.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乐园, 2022(8):0046-0048.
[4] 李超.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 2022(11).
[5] 余晓峰.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产城:上半月, 2023(5):0262-0264.
[6] 王明清.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 2022(7).
[7] 李光磊,富志根,贺敏,等.深厚软土地层钻孔灌注桩复合式后压浆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 2023(10):20-23.
[8] 张振栋.建筑工程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 2022, 4(19):3.
[9] 王庆武.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厨卫, 2023, 22(4):46-48.
相关文献推荐
- 节点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
- 批量下載
- [1]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评价
- [2]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措施
- [3] 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 [4]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 [5] 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综合治理实践
- [6] 分析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
- [7]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 [8]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