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随着“双减”政策逐步推行,初中教育进入了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新阶段。初中英语作为基础学科,其教学模式以及作业设计迫切需要进行转型与创新,课前预习作业作为连接课外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关键部分,有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前构建知识体系的关键作用。在“双减”背景之下,科学合理地去设计课前预习作业,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可有效防止作业负担过重。本文将探讨适应“双减”政策要求的初中英语大单元课前预习作业设计策略,促使教学效能和学生学习质量实现双重提升。
关键词:双减;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课前预习作业
在当下初中英语教学里,学生课外作业往往有着数量较多、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很难切实发挥出预习作业应有的导学功能。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学校以及教师面临着作业量减少与质量提高这两方面的挑战,课前预习属于教学环节里的关键构成部分,在减轻负担的同时要提高其针对性以及实效性,以此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语言知识与学习方法[1]。不过怎样在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下设计出合理、灵活并且多样化的预习作业,变成了急需解决的关键难题。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课前预习作业设计意义
1.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在“双减”政策积极推动的背景之下,课前预习作业可帮助学生构建起科学的学习流程,借助任务驱动型预习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提前了解课文具体内容,把握其中的关键词句,为课堂学习做好相应的知识铺垫工作[2]。若能长期坚持下去,对于培养专注、主动且有计划性的学习态度颇为有益,会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课前预热、课堂吸收、课后巩固”的良性学习习惯,最终提升学习效率。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预习作业给学生创造了独立思考以及探索的空间,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有效办法,学生可借助工具书以及网络资源等,主动去理解词汇语境,预测课文大概内容,提高自我建构意识。借助设置设问式预习任务,激发学生剖析兴趣,引导他们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提升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持续性。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课前预习作业设计原则
1. 适量性作业原则
在“双减”政策背景之下,课前预习作业要防止出现任务过多或者过难的情况,避免让学生产生负担以及抵触情绪,适量的预习内容需要同时兼顾知识点的覆盖情况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此一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不会占用过多的课外时间[3]。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年龄以及学习基础,科学合理地安排作业量,以此保证预习过程高效且轻松,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适用性作业原则
预习作业的设计要紧密关联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保证所设计的内容契合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与语言能力状况,作业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需求,以此提高学习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借助有意义的语言材料以及具体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在预习阶段可有效地理解并掌握核心知识,为课堂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灵活多变的原则
课前预习作业不能只是单一的形式,要充分注重多样性以及趣味性,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调动起来,教师可采用听力、阅读、视频、互动问答等各式各样的形式,将线上线下的资源结合在一起,以此达成差异化教学[4]。同时要灵活地去调整作业内容和形式,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风格,让预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切实有效地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课前预习作业设计策略
1. 明确预习作业设计重点
课前预习作业设计最关键的是将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需求相结合,以此保证预习内容可有效引导学生理解新知识核心要点。教师要围绕语言技能培养目标例如词汇积累、语法结构、语篇理解等,挑选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构建新课内容初步认知框架,设计时还要兼顾知识系统性与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提高课堂学习针对性和实效性[5]。精准聚焦重点,预习作业能有效减轻课堂负担,推动“双减”政策下教学优化。
在八年级下册Module 2 “Experiences”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明确本单元预习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过去时态的基本用法以及表达经历的常用句型,课前预习作业的设计围绕关键词汇识记和句型理解来展开,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提升预习质量。教师可以布置词汇卡片任务,学生可选择凭借手机应用或者手工制作纸质卡片的方式去识记例如“visited”、“went”、“ate”、“saw”等这些表示经历的常用动词过去式,并且结合配套录音进行模仿朗读,以此提升语音语调的准确性。为了方便学生对句型的理解,教师提供了一段动画视频,该视频展示了人物谈论自己过去经历的情景,比如“I went to the zoo last weekend.”,学生在观看之后需要完成简短的理解问答,例如补全句子或者判断句意,提高对语境中语言结构的把握。另外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教师布置了“经历分享”任务,要求学生依据所学词汇和句型设计一段介绍自己过去某次经历的短对话,例如“I visited my grandparents.” “How was it?” “It was fun.”等内容,还鼓励他们录音之后上传至班级学习平台。教师依据学生的录音进行针对性点评,指出发音、语调和表达内容方面的亮点与不足,并且在课堂上有选择地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相互学习。这一系列预习作业设计突出了语言知识的重点训练,同时兼顾了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闭环,凭借聚焦核心内容、设计操作简便且形式灵活的任务,学生可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并在课堂上更自信地参与互动和表达,真正达成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的高效衔接。
2. 细化课前预习作业内容
细化预习作业内容是把大单元的整体教学内容分解成具体且可实际操作的小任务,让学生可按照不同阶段逐步掌握语言知识以及技能。细化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性学习有帮助,可避免因为任务不清晰致使学习负担加重或者兴趣降低,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将词汇、句型、文化背景等元素一项一项地明确出来,设计出针对性强且循序渐进的作业[6]。这样能契合知识点的覆盖要求,又方便学生理解与应用。内容细化还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监控学生的预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达成教学目标的精准实现。
在八年级下册Module 4 “Seeing the doctor”的预习任务中,教师把教学内容科学地拆解成“词汇认知—句型理解—文化拓展”三大模块,设计出层次清晰、循序渐进的分步预习任务。在词汇模块中,学生借助在线词汇练习软件掌握例如“headache”,“fever”,“cough”,“stomachache”,“medicine”等核心健康类词汇,学习它们的正确拼写和标准发音。为提升趣味性以及记忆效率,教师还设计了词汇配对小游戏,让学生把症状词汇和对应的身体部位或者图片进行匹配,有效强化词义与图像的联结,接着是句型理解模块,学生要阅读课本里简短的语言片段,重点掌握“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I have a...” “You should…”等基本句式。教师提供句型填空练习和情境对话模板,帮助学生理清句式结构,还引导他们模仿课文编写一段看病对话小短文,比如病人与医生的对话场景,以此促进语言输出中的综合理解与运用,同时配合症状图片或者角色扮演任务,让学生边写边讲,提升语言表达的实用性。最后文化模块引导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教师提供关于中西方就医方式差异的简短视频介绍,例如在中国挂号排队、在西方预约家庭医生的流程差异等,学生观看后要完成小测问答,比如“Do people in the UK usually go to the hospital directly?”等,提升其跨文化理解能力与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借助这三个模块的细化设计,学生可分阶段掌握重点词汇、句型结构与相关背景知识,实现预习内容的系统化与可操作性,降低了认知负担,提高了参与热情,教师可以依据各模块的作业完成情况灵活调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实现预习与教学的有机衔接。
3. 设置多样化的预习作业
多样化预习作业可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防止单一作业形式产生乏味感,提升预习的积极性以及有效性,教师应当结合听、说、读、写等多项语言技能,设计包含视频观看、词汇拼写、语音模仿、小组讨论等多种任务,以此契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风格。运用线上平台和互动工具,提高任务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推动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7]。多样化作业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还提高了课堂预习的参与感,为课堂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在八年级下册Module 6 “Hobbies”的预习设计里,教师可以安排包含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多样作业来提升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预习更具实效性和趣味性。听力部分,教师给出一段关于青少年兴趣爱好的英文短视频,里面有唱歌、跳舞、画画、踢足球等内容,学生要边看边完成内容填空题,训练捕捉关键词和语音信息的能力。说的任务中,学生要录制一段自我介绍音频,讲讲自己的爱好、喜欢的原因以及何时开始培养这个兴趣,然后上传到学习平台,以此提升语音语调自然度和语言表达流畅性。阅读任务教师可以提供一篇以“My Favourite Hobby”为题的简短英文介绍文,学生要完成配套的选择题和判断题,加深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同时积累相关兴趣类词汇和表达方式。写作方面,教师给出写作框架和关键词提示,引导学生写一篇“我最喜欢的爱好”短文,鼓励他们结合实际生活谈爱好培养过程和个人感受,降低写作难度,提升表达信心。为提高互动性和参与感,教师借助线上平台开展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在平台分享自己独特或有趣的爱好经历,还积极评论他人故事,提高语言输出能力和同伴交流能力。另外教师组织线上小组交流活动,围绕“理想兴趣小组”活动进行头脑风暴,学生要构思并介绍一个想在学校设立的兴趣社团,锻炼语言组织和团队表达能力。凭借这种多维度、多形式的预习作业设计,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主动运用语言,在互动与创造中积累表达经验,也为后续课堂教学的深化和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 布置过程性的评价任务
过程性评价任务着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以及反馈情况,它突破了传统单一的结果评价模式,将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行为以及策略的关注上,借助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互结合的方式,可促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识别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有的优势,最终形成自主调控学习的能力[8]。过程性评价对于激发学生持续改进有着一定的作用,可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且提升学习的效果。
在八年级下册Module 9 “Friendship”的预习作业里,教师可以设计可融入整个过程、促进反馈的过程性评价环节,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学习效果。首先学生要围绕友谊这个主题完成词汇学习以及短对话录音,其中涉及例如“friendship”“trust”“share”“understand”等核心词汇,并且录制例如“You are my best friend.”“Thanks, I’ll always be there for you.”等对话表达,然后上传到班级学习平台。教师会在平台上对学生的作业做阶段性点评,会指出发音、语法、句式表达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也会给出个性化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逐步完善表达能力。学生需要填写“学习日志”,记录每天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遇到的险阻以及解决策略,引导他们形成反思与总结的意识。教师还组织了小组互评活动,鼓励学生相互展示成果、交流学习方法,并且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每两周举办一次“进步展示”,学生可展示作业修改前后的对比成果,提升自身的成就感与参与感,这个过程性评价机制贯穿预习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形成了“自评—他评—师评”的立体评价体系,不再单纯依靠最终结果,而是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持续投入以及策略调整,它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帮助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充分呈现了“双减”政策下“减量提质”的作业设计理念。
结语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课前预习作业设计需秉持科学合理、注重实效的准则,借助明确设计重点、细化作业内容、丰富作业形式以及实施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减轻课业负担,合理的预习作业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以及学习质量提升。未来要持续优化预习作业设计策略,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与教学发展完善教学体系,推动初中英语教学高质量发展,达成“双减”目标与教学创新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杨梅.“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教学课前预习作业设计策略探究[J].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11).
[2]马锐玲.初中英语阅读课预习作业有效设计研究[J].陕西教育(教学), 2025(3):46-46.
[3]古丽山·艾海提.浅议课前预习在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中的作用和策略[J].爱人, 2023(10):0141-0143.
[4]徐兴粉.初中英语课前预习效率提升策略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 2024(9).
[5]赖湖洋.初中英语有效的课前预习策略探索[J].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 2023:2739-2740.
[6]王淑华.试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前预习策略[J].互动软件, 2023(6):1231-1232.
[7]刘枫.初中英语课前预习效率提升策略分析[J]. 2023.
[8]周小兰.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策略探究[J].校园英语, 2024.
相关文献推荐
- 节点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基金文献
- 关联作者
- 相关视频
- 批量下載
- [1]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评价
- [2]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措施
- [3] 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 [4]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 [5] 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综合治理实践
- [6] 分析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
- [7]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 [8]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