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主体・目标——高中音乐鉴赏课的互动式教学研究

乔丽萍

乌海市第六中学 内蒙古 乌海 016000

摘要: 摘要:本文聚焦高中音乐鉴赏课互动式教学,从动态、主体、目标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分析当前教学存在理念滞后、方法单一、资源利用不足及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据此提出对应策略:动态维度上创设情境、引导过程、开展评价;主体维度凸显学生地位、促进生生与师生互动;目标...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本文聚焦高中音乐鉴赏课互动式教学,从动态、主体、目标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分析当前教学存在理念滞后、方法单一、资源利用不足及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据此提出对应策略:动态维度上创设情境、引导过程、开展评价;主体维度凸显学生地位、促进生生与师生互动;目标维度明确目标、设计活动、进行反思。研究旨在为提升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助力学生提升音乐素养与参与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课;互动式教学;动态维度;主体维度;教学目标

一、引言

音乐鉴赏是高中美育的重要组成,对提升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意义重大。然而,当前高中音乐鉴赏课互动式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制约教学效果与学生发展。本文以湘教版教材为例,从动态、主体、目标维度探究互动式教学策略。通过分析现状,针对性提出解决路径,旨在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其主体作用,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二、高中音乐鉴赏课互动式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理念滞后

有些教师依旧坚守传统教学理念,觉得音乐鉴赏课的主要职责是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运用单向灌输的方式,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

(二)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方式还比较单一,多数时候是教师讲解和播放音乐作品。尽管部分教师也试着采用一些互动式教学方法,但形式比较简单,缺乏创新性和实际效果,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三)教学资源利用不足

湘教版音乐鉴赏教材里有丰富的音乐作品和相关文化知识,可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只是简单按照教材内容讲解,缺乏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和拓展。同时,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也不够,没有把多媒体、网络等资源有效融入教学,影响了互动式教学的开展。

(四)学生参与度不高

因为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原因,学生在音乐鉴赏课上的参与度较低。很多学生只是被动地听音乐作品,缺少主动思考和表达的想法,很难在互动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三、基于动态维度的高中音乐鉴赏课互动式教学策略

(一)创设动态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托,打造动态教学情境可为学生提供真实、生动的音乐学习环境,调动其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教师可根据音乐作品的特质和教学目标,创设多样化的动态教学情境。

比如,鉴赏湘教版教材中《保卫黄河》时,教师可播放相关历史纪录片、展示黄河壮丽图片等,构建具有历史氛围与民族情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里,感受作品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气概,激发对作品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二)引导动态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过程具有动态生成性,教师应引导教学过程的动态发展,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内容。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他们在互动中不断生成新的认知与理解。

以湘教版教材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学生听完作品后,教师可提出开放性问题,如“你觉得《梁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作品中哪些音乐元素的运用让你印象深刻?”等,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互动中分享感受与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深入讲解作品的音乐特点与情感内涵,让教学过程更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开展动态教学评价

动态教学评价是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教师可采用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比如,学生完成一个音乐鉴赏项目后,教师可组织互评与自评活动。让学生在评价中发现自身优点与不足,同时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和经验。教师结合学生的互评、自评结果以及自身的观察记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及时给予反馈与指导,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四、基于主体维度的高中音乐鉴赏课互动式教学策略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互动式教学里,教师应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焦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别和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机会。

在教授湘教版音乐鉴赏教材中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时,教师可让学生自主挑选感兴趣的作品深入研究。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聆听音乐、和同学交流等方式,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特色和艺术价值,并在课堂上展示分享。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学生间的互动合作是互动式教学的重要形态,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能力。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里共同完成音乐鉴赏任务。

以湘教版音乐鉴赏教材中的《中国流行音乐》为例,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负责研究流行音乐的一个方面,比如起源、发展、音乐特点等。小组成员通过分工协作,一同收集资料、分析作品、制作演示文稿,并在课堂上汇报展示。在此过程中,学生间相互交流、启发,既能加深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又能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是连接师生的重要纽带,能促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与知识传递。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教师应放下身份,和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教师可通过提问、讨论、谈心等方式,与学生开展广泛的互动交流。在探讨湘教版音乐鉴赏教材中某一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作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同时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和想法。对于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师要给予尊重和鼓励,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不断提升音乐素养。

五、基于目标维度的高中音乐鉴赏课互动式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互动式教学里,教师要依照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确定清晰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需具体、便于操作且能衡量,从而指引学生在互动式教学中找准学习方向、明确任务。

比如,在鉴赏湘教版音乐鉴赏教材中《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这一单元时,教师可设定如下教学目标:知晓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类别及特征;可以区分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差别;培育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借助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互动式教学中目标明确,提升学习效率。

(二)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互动活动

互动活动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方式,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中心,设计出多样的互动活动。这些活动需有针对性和实际效果,能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以湘教版音乐鉴赏教材中的《古典主义音乐》为例,为了让学生了解西方古典主义音乐的不同时期以及代表作曲家的作品风格,教师可设计“音乐猜谜”互动活动。教师播放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音乐片段,让学生依据音乐特点推测作品的时期和作曲家。通过该活动,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加深对西方古典主义音乐的认识,实现教学目标。

(三)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互动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教师可在每节课结束后,对照教学目标,反思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互动活动的开展效果。若学生在某些方面未达到教学目标,要分析原因,调整教学策略和互动活动设计;若互动活动效果好,需总结经验,在后续教学中推广运用。

六、结论

本文通过对高中音乐鉴赏课互动式教学的研究,明确了当前教学的不足,并从动态、主体、目标维度提出有效策略。这些策略能改善教学现状,提升学生参与度与音乐素养。但研究仍有局限,如策略实践效果需长期验证。未来可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深入研究,优化策略,为推动高中音乐鉴赏课互动式教学发展提供更坚实的理论与实践依据,促进音乐教育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 林可欣.动态·主体·目标——高中音乐鉴赏课的互动式教学研究[J].黄河之声,2024(20):167-170.

[2]. 严琼.互动式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探讨[J].成才之路,2025(15):101-104.

[3]. 邹芸.关于体验式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J].东西南北(教育),2020(12):332.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