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通病及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吴海峰

山东省邹平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 256200

摘要: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房屋建筑工程也有了越来越高的需求,但是目前而言,建筑工程具体施工建设过程,所涉及节点多,故极易有各种质量通病产生,那么,只有全面了解这些质量通病,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处理,并高效落实质量管理各项工作,确保项目建设...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房屋建筑工程也有了越来越高的需求,但是目前而言,建筑工程具体施工建设过程,所涉及节点多,故极易有各种质量通病产生,那么,只有全面了解这些质量通病,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处理,并高效落实质量管理各项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通病,并提出相关的质量管理措施,希望进一步使得房屋建筑工程变得更加优质,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加安全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质量管理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工程质量通病会给工程质量带来影响,导致了建筑工程的整体功能受到损坏,从而使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被降低,建筑单位的经济收益受损。在建筑工程开展施工的时候,需要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引起重视,强化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尽可能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解决,不断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避免工程质量通病现象出现,从而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变得更加优质,从而推动建筑工程行业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

1.1渗水质量问题

1)预埋件根部渗水:预埋件安装固定工作如果存在问题,极有可能出现缝隙,从而滋生水分;预埋件的材料安装工作没有做好的话,就会导致建筑物结构受到影响,建筑物结构有可能出现开裂现象。上述两种因素都会导致预埋件渗水情况出现。(2)屋面渗水:建筑物的屋面不论是对于施工工艺还是施工材料都有着非常高要求的防水性能,因为屋面渗水问题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之所以会出现屋面渗水,有多个方面的原因。防水层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并且没有及时对防水层的质量进行维护,从而使得防水层漏水;没有开展好屋面管理工作,出现的裂缝没有及时发现并且修补,导致了屋面防水结构的完整性受到破坏;防水层的设计不够科学,防水材料的挑选存在问题,安装不够正规,使得雨水不能被有效阻挡,很容易从屋面渗入到室内。(3)变形缝渗水:设计建筑物的变形缝不够科学、密封材料质量达不到有关标准、变形缝变形等情况都会出现渗水现象。

1.2施工技术不符合要求

随着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技术和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因此,需要加强技术控制,这对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最终效果有重大影响。目前,很多建设部门对此不了解,对自身建设项目的施工工艺和工艺技术没有适当规范。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和技术的不规范使用阻碍了施工进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质量。

1.3材料、机械质量不过关

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是开展建设工程的基础,直接影响工程的工程质量。早期采购不合适的材料和设备可能会给后续的项目工程带来重大的安全风险。材料和机械设备的质量隐患可能出现在购买时,也可能出现在购买后的存放过程中。例如,购买的材料和机械设备没有及时进行质量或性能测试或存放不当,导致因环境、人为或其他外部因素而变质。同时,质量问题长期存在,是因为在发现有质量缺陷的材料或机械设备后,有关部门没有及时记录。此外,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未进行定期维护或操作不规范,影响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2.1确立质量管理完善体系

若想保证建筑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确立质量管理完善体系较为重要,是质量管理一项重视措施。一是,实践中需结合项目具体情况,对质量管理实施目标予以有效明确。施工前期,应结合工程建设场地周边环境及基础条件等,对项目内容实施深入调查及研究,便于将质量管理具体实施目标确定下来,让各部门及人员均依照着该目标来执行具体的管理工作;二是,质量管理完善化责任制度需确立起来。要求建筑项目工程单位各部门及人员自身所需承担质量管理相应责任均需得到明确,确保各部门及人员均能各司其职,将质量管理实践工作有序、规范地落实下去,某责任区域若有质量通病产生,则可及时追责和妥当处理,对全员自身行为可起到一定约束作用,防止人为疏忽所致质量通病产生,为建筑项目工程总体质量提供保障;三是,重视施工质量的严格审核。建筑项目施工单位务必积极确立施工质量现场审核小组,积极识别、分析及处理各施工节点所潜在的质量缺陷问题,以确保各种质量缺陷、通病可被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理。

2.2加强施工质量综合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与许多行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管理质量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需要准确定位,把质量管理的目标进行明确,构建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安全责任规章制度,将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以及责任进行明确,使得工作流程变得非常清晰,管理程序也有章法,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都应该被完整记录,从而防止有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偷懒,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程项目领导以及管理人员需要进行严格监管,全程参与到质量管控工作当中,严格监管好施工现场、施工人员以及施工工序,在工程项目结束验收的时候进行详细记录,并且保存好所记录的数据,以便后续出现问题能够追根溯源,如此便能使得综合管理体系的质量得到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也能更加顺利。

2.3重视施工作业方案的合理优化

施工作业方案正确且合理,往往可有效避免质量通病的产生。对此,建筑项目工程的施工单位就务必要重视施工作业方案的合理优化,务必要结合建筑项目工程施工场地具体情况及现行施工建设规范,对施工作业方案予以合理地优化,确保所使用施工作业方案正确且合理,防止有质量通病产生。

2.4施工完成后的质量管理措施

在施工完成之后开展质量管理措施能够保障建筑工程项目整体的质量达到交付标准。建筑工程施工完成之后工程需要被验收施工方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保护好建筑成果。一般而言施工之后开展的质量管理措施被叫做后期管理措施。后期管理措施其实是施工完成之后将工作成果保持直到验收阶段的各种举措。主要内容有:随时维护问题区域、妥善处理项目后果以及定期检查完工项目。把后期管理措施做到位以此很好的保障项目质量。

2.5规范施工操作方法

建筑工程当中,施工操作方法的优化需要经验的不断积累,中国的建筑行业起步非常早,因此在此过程当中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而施工步骤是否规范,施工顺序是否合理,都会对施工质量带来影响。为了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获得提升,应当尽可能的遵循施工操作方法,主要的管理措施有如下几点:首先,对施工前的准备管理工作进行强化,主要有质量检查以及挑选合适的建筑材料,并进行质量检查工作。例如对钢筋进行质量检测试验,从而确保工程项目当中所用到的钢材质量达标。其次,应当持续强化混凝土搅拌管理工作,在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帮助之下,混凝土搅拌管理效率能够获得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也能够被有效控制。最后,应当持续完善施工流程操作制度,并且完善奖励惩罚制度。遵守施工操作规范的施工人员可以给予现金奖励,不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的施工人员可以处罚奖金,借助奖惩制度使得管理效率获得巨大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单位需要重视会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带来影响的因素,并且从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规划出科学有效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作,并且需要定期对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从而提升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建筑工程的每个细节都进行严格把控,从而使得建筑物的质量达到标准。

参考文献

[1] 孙振华.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工程质量管理措施[J]. 居业, 2020(1):2.

[2] 邓天成. 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及防治对策[J]. 地产, 2021(15):2.

作者简介:吴海峰1973.01)男,汉族,山东省邹平市人,大专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土建工程工作。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