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的影响

陆敬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01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的影响,重点关注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及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本研究从我院筛选出50例行生化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液样本。依据血液标本是否出现溶血现象,将样本划分为研究组(溶血标本组)和对照组(...
  • DOI:

    10.13738/j.cnki.acc.qklw60536

  • 专辑:

    科学Ⅰ辑;信息科技

  • 专题:

    信息、科学;综合科技

  • 分类号:

    G90;N92

【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的影响,重点关注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及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本研究从我院筛选出50例行生化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液样本。依据血液标本是否出现溶血现象,将样本划分为研究组(溶血标本组)和对照组(非溶血标本组)。对比两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两组钠离子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钾离子浓度、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呈现显著升高趋势,而直接胆红素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当标本出现溶血现象时,会对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及血脂等生化指标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标本溶血;生化检验;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

生化检验作为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手段,其检测范畴涵盖电解质、心肌酶、肝肾功能及血脂等指标。这些生化指标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能够为医生准确诊断疾病、科学评估病情以及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标本溶血是检验科常见现象,指因各类因素导致红细胞在体外发生破裂[1]。当标本出现溶血时,细胞内高浓度物质会顺浓度差溢出,进而可能使测定结果呈现显著偏高或降低的情况。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标本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的影响,重点关注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及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具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的样本为2024年1月至12月于我院行生化检验的患者,拟选取50例(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41.39±11.55岁)。患者及其家属在充分了解研究内容后,基于完全自主意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经静脉采集5ml血液样本,随后将其等量分装至两个真空采血管,分别标记为研究组与对照组。针对研究组样本,先抽出采血管内气体以增强负压,再借助旋涡混匀仪进行振荡处理,直至血液充分混合均匀,从而制备成溶血标本;对照组样本则维持常规状态,不施加额外处理。完成样本制备后,将两组采血管同步置入医用离心机,设定离心转速为4000转/分钟,离心时长15分钟,待离心程序结束后,提取上层血清。最后,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及配套检测试剂,对获得的生化标本开展相关检测工作。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电解质水平包括钠离子、钾离子浓度,心肌酶指标包括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肝功能指标涵盖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脂指标包含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6.0统计软件包对收集数据全面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X2的统计方法处理,以P<0.05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钠离子分别为(137.37±2.45)mmol/L和(137.75±2.37)mmol/L,t=0.788,P=0.432;研究组与对照组的钾离子分别为(6.35±0.21)mmol/L和(4.17±0.14)mmol/L,t=61.076,P=0.001;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CK分别为(142.57±12.54)U/L和(87.27±7.85)U/L,t=26.431,P=0.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的CK-MB分别为(18.91±3.15)U/L和(8.47±2.01)U/L,t=19.756,P=0.001;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TBIL分别为(14.13±1.25)U/L和(8.28±1.01)U/L,t=25.740,P=0.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的DBIL分别为(4.28±0.85)U/L和(9.57±1.18)U/L,t=25.722,P=0.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的AST分别为(84.65±3.69)U/L和(70.28±2.49)U/L,t=22.826,P=0.001;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TG分别为(1.36±0.27)mmol/L和(0.86±0.19)mmol/L,t=10.709,P=0.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的TC分别为(9.74±1.19)mmol/L和(6.47±0.54)mmol/L,t=17.694,P=0.001;

两组钠离子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钾离子、CK、CK-MB、TBIL、AST、TG、TC等高于对照组,且DBIL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本研究分析表明,两组钠离子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钾离子浓度、CK、CK-MB、TBIL、AST、TG、TC等指标呈现显著升高趋势,而直DBIL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分析原因为:①电解质水平。由于细胞外液中钠离子基础浓度较高,溶血导致细胞释放的少量钠离子难以引起整体浓度的明显波动。而溶血会致使内质网与细胞质中的钾离子大量释放入血,进而造成血清钾离子浓度显著上升[2]。②心肌酶指标。标本溶血后,原本在心肌细胞内结合状态的心肌酶大量逸散至血浆,无法及时被代谢清除,从而引发心肌酶在血液中的蓄积,最终导致心肌酶指标异常升高。③肝功能指标。溶血事件发生后,血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显著增强,致使细胞内的总蛋白与胆红素大量释放入血,直接导致血清中TBIL、AST水平的升高[3]。④血脂指标。溶血引发的继发性血浆成分改变,促使线粒体、肌钙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异常结合,激活内质网应激反应,加速脂质代谢紊乱进程,最终表现为TG、TC等血脂指标的异常升高[4]。

综上所述,当标本出现溶血现象时,会对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及血脂等生化指标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郭启杰,臧静静,沈国新.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水平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4,40(26):82-84.

[2] 罗小攀,熊春容.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肝功能、血脂、电解质、心肌酶指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4,19(12):88-91.

[3] 宋芳,覃毅,覃涛,等.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7):100-102.

[4] 马晓洁.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心肌酶、血脂、电解质、肝功能指标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2,30(09):139-143.



更多
引文网络
  • 参考文献
  • 引证文献
  • 共引文献
  • 同被引文献
  • 二级参考文献
  • 二级引证文献